肝结核肾结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20年渭南市卫生健康工作亮点回眸组
TUhjnbcbe - 2022/12/7 16:08:00

3月4日,年渭南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记者许艾学摄

陕西网讯(记者许艾学冯天丽)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卫生健康系统经历大战大考、砥砺初心使命的一年。渭南市卫生健康事业在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两场硬仗、两项大考”中创新高质量发展,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渭南市卫生健康系统按照市委市*府部署要求,牵头抓总,勇挑重担,统筹打好“防输入、防扩散、防反弹”的组合拳,充分发挥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和主力*作用,经受住了疫情大考。

应急响应,快速遏制疫情传播蔓延。疫情发生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果断应对、精准施策,制定10条具体措施,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原则,用18天控制本地疫情传播、用60天治愈确诊病例,未发生1例院感事件。积极响应号召,抽调13名医务人员援鄂抗疫,驰援湖北血液10.3万毫升、全省第三次血小板调配任务由渭南市独家承担,组织专业流调、转运人员余人支援咸阳机场,为全国抗疫大局、打赢湖北保卫战贡献了渭南力量,交出了满意的渭南答卷。

慎终如始,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四方责任”,坚持人物同防,率先在全省实行“一县一仓”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制度,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排查管控境外来人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人9.8万人。强化核酸检测,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核酸检测机构全覆盖,建成1个市级核酸检测基地、35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全市每日单检最大能力提升到5万份,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万人次、进口冷链食品检测7.7万份。稳妥处置大荔进口冷冻猪肉、北京戴姆勒零配件、山东涉疫奶枣、浙江车厘子等多起阳性事件。医院和12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完成16个发热门诊改造,储备床位张。

从严从紧,做好冬春季疫情防控。认真组织开展综合演练、岗位练兵73场次,培训人员5.8万人次。落实返乡人员“点对点”转运、精准分类管控,“五包一”网格化健康管理13.3万余人。“一退两抗”药品登记监测26.5万余人,核酸检测人。抽调全市流调、采样人员名,第一时间支援白水应急处置,连夜奋战迅速排查管控密接人员及场所暴露人员人,对重点区域7.4万余人开展全员检测,及时扑灭火星,有效阻止疫情传播。

积极稳妥,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以及9个技术方案,医院包联片区制度,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接种工作。累计采购新冠病*疫苗8.4万余支,已完成7.2万针次接种,无严重不良反应。同时,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10场次,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持续强化防控知识宣传,不间断开展督查指导、明察暗访和统筹调度,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有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疫情防控满意度在全省民意调查中排名第一方阵,拉高了渭南市民意调查得分。

健康扶贫实现圆满收官

坚决扛起健康扶贫*治责任,尽锐出战,连续作战,全市2.79万户、8.8万名因病致贫人口如期脱贫。

全面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创新推出“医疗卫生双下乡”“健康扶贫+县域医共体”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为基层招聘医学人才名,开展各类技能和适宜技术培训次人,带动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全市35医院,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彻底消除了“空白点”。

全面实现贫困患者应治尽治。因人因病、精准施策,大病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救治贫困患者例,救治率99.9%。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性病为重点,累计签约服务贫困患者2.89万人。

全面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对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动态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中的患病人群落实健康扶贫帮扶措施,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创造了宝贵经验,助推了事业发展,受到了省卫健委和市上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赖。

在打好“两场硬仗”的同时,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渭南卫健*旗红”引领事业发展,在深入推进健康渭南建设、重大疾病防治、医改医疗工作、项目建设、校市合作、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等卫生健康各项重点任务方面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回眸“十三五”渭南卫生健康工作硕果累累

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渭南卫生健康工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五年来,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基本形成。全面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制定出台“健康渭南”规划纲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策,健康渭南成为全市战略。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卫生健康职能进一步拓展,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五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资43.3亿元,新建扩建市、医院28所,改建乡镇卫生院89所,建成基层中医馆个,新建改建标准化村卫生室个,医疗机构床位数增长到3.33万张,执业(助理)医师达了1.2万人,注册护士达1.6万人,招引高层次人才名,2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复审,强基层、补短板收效明显。

五年来,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6.5/10万(全省7.4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降到2.5‰(全省2.9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3‰以下,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达到16.4%,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4.91‰左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年来,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得到大力弘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各1名,三秦楷模1名,渭南名医、名护士等90名,华州区卫健局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大荔县、临渭区、合阳县被命名为“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县”,我市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书写着渭南市卫健系统“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绘就“健康中国”美好蓝图中的渭南画卷。

市卫生健康委机关班子成员参加会议。记者许艾学摄

渭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书记、主任翟玉宝参加会议并作工作报告。记者许艾学摄

年渭南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现场。记者许艾学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渭南市卫生健康工作亮点回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