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昆明市召开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七次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以“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奋战的故事”为主题,五位普通工作者来到发布会现场,分享他们在一线“战疫”的故事。
昆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府新闻办主任*杰
*杰:各位记者朋友们,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参加昆明市疫情防控工作第七次新闻发布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无数的*员和基层工作者冲锋在一线、奋斗在一线、奉献在一线,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6万余个*组织、13.7万余名*员,7万余名医疗工作者,3万余名公安干警和辅警,1万余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和3.6万余名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正是他们的团结奋斗和默默奉献,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杰:今天,我们举办的是一场特殊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五位普通工作者来到新闻发布厅,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在一线战疫的故事。我先介绍一下他们:
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工作者代表,医院副院长白劲松同志
基层*员代表,官渡区新亚洲体育城社区*总支书记王成林同志
基层社区工作者代表,五华区护国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陈艳坤同志
基层公安民警代表,五华公安分局红云派出所社区民警曹红兵同志
新闻媒体一线记者代表,昆明日报记者张晓莉同志
*杰:下面,我们请这几位同志分享他们在一线战疫的故事。首先,请防疫一线医疗工作者代表,医院副院长白劲松同志分享。
医院副院长白劲松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我是疫情防控一线医疗工作者代表——医院副院长,昆明市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组长白劲松。疫情发生以来,昆明市共有余名医疗工作者投入到了全市疫情防控和赴鄂援助工作中,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主要工作是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承担全市疑似病例会诊排查、确诊病例救治方案的制定和指导全市各县(市)区的诊治工作。
下面我代表医院把我们的防疫工作情况给大家作一个通报。
一、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防控体系建设
医院前身是昆明市传染病院和昆明结核病防治院,成立于年,经历过SARS、禽流感、甲流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昆明市收医院,市三院反应迅速,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指挥部,下设综合医疗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后勤保卫协调等12个专职工作组高效运转,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关闭其他门诊部份住院服务,快速腾空住院病房,全院职工取消休假,严阵以待快速部署了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院防控体系,及时制定了以预检分诊、急诊科、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区、重症隔离病区和医学观察区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方案和工作流程,提前做好了人员、技术、病床、物资等重要储备。我们深知,我院的防控工作是全市防控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能否有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医护工作者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在昆明市疑似病例的排查中,为了避免漏诊产生的风险,医院建立了24小时不间断专家会诊制度,通过远程会诊、对症诊疗、多次核酸检测高于国家标准的监测体系,严格排查,坚持“宁可错,也不能放”的原则,对所有病例逐一分析,成功确诊了多例假阴性、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有效避免了疫情扩散的风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远程可视会诊系统运用到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中,这套系统的使用得到了一线医务人员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效率高、行动快、影像清晰,为新冠肺炎的甄别提供了助力。同时,医院获省卫健委批准成为云南省第一批开展新冠病*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提高了诊断的及时性,截至3月1日,市三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共开展核酸检测例次,为新冠肺炎和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医院感染控制
根据防控指南要求,我院制定了院感防控的具体流程和方案,设立了院感监督员,对进出隔离病区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隔离区消*、医废处置转运、工作人员的体温和症状监测、病人出入院流程等环节进行了全程监管,有效阻断了新冠病*的院内交叉感染。
(三)医疗救治情况
我院积极落实“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收治了36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数量居全省之首,对其中31例轻型和普通型患者,采用了克力芝、阿比多尔、利巴韦林和干扰素雾化吸入等抗病*和对症支持治疗,医院国家级重点专科肺病科的技术力量,制定“一人一案”的方案,开展中医药治疗,在减轻症状、改善体征、阻断疾病进展等方面发挥了明确的作用。
对4例重症患者和1例危重患者,我们积极邀请了省、市级专家会诊,组织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力量,给予了机械通气、抗病*、抗炎、激素、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
对所有的确诊病例,及时采取了心理干预治疗。针对患者的焦虑、紧张、孤独、无助等情绪,采取面对面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