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肺结核、T细胞、单核细胞、IFC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结核病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仍然是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但研究结核病的防护和疾病进展的风险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有效的策略,导致难以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是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挑战。想要弄清两者关系,下面这篇文章可能会给我们一点思路。
本文的题目是“high-throughputanalysisofTcell-monocyteinteractioninhumantuberculosis”,于年发表在ClinicalandExperimentalImmunology期刊上。
研究背景
抗原识别及T细胞活化都需要T细胞和APC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而单核细胞也可以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T细胞-APC相互作用,在接触点形成依赖于细胞骨架和膜蛋白的免疫突触,进而引发细胞内信号,激活T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的转运。了解T细胞和单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评估疾病进展的风险,从而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意见。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1.实验具体设置和流式门控策略。
图1:实验设计流程和流式门控策略2.髓系和淋巴系的细胞比例与肺结核疾病的程度相关,通过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比率可预测结核病的风险。验证体系是否能够量化基于CD3+和CD14+表面表达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群体,结果表明活动性结核患者CD14+单核细胞更高,CD3+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升高。
图2:刺激前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靶细胞群体比例
3.免疫突触(IS)是正确激活和发挥效应T细胞功能的前提。用突触进行评估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物形成程度。结果与预期相反,抗原刺激后,与其他对照组相比,活动性结核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形成T细胞-单核细胞的结合物的比例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单核细胞向MDDC(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缺陷,导致T细胞抗原递呈受损。
图3:结核抗原诱导的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物形成
4.继续评估其在结核抗原诱导NF-κB核转运的基础上效应T细胞的应答。结果显示单个T细胞与T细胞-单核细胞结合物相比,对于抗原诱导的NF-κB核转运位置范围内,T细胞-单核细胞的结合物形成更多的突触,NF-κB核转运增加。
图4:结核抗原诱导的T细胞核因子NF-κB核转运
5.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ds-Red-BCG共培养,根据ds-Red的荧光强度可以区分含有BCG的单核细胞结合物,结果发现在潜伏性结核患者和健康患者中ds-Red阴性结合物的频率显著高于ds-Red阳性结合物,然而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中相反。并且潜伏性结核患者和健康患者中ds-Red阴性结合物的频率也高于活动性结核患者。而各组间ds-Red阳性单核细胞连接的T细胞中NF-κB核转运没有显着性差异。
进一步发现ds-Red阴性结合物更有利于T细胞中NF-κB转运,但活动性结核患者的ds-Red阴性单核细胞连接的T细胞中NF-κB转运却更高,这表明,大多数ds-Red阴性偶联物包含了感染的单核细胞,这些单核细胞处理过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效应T细胞。并且尽管单核细胞处理BCG抗原的能力可能降低,但一旦抗原出现在单核细胞表面,T细胞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这也与活动性结核患者的T细胞功能未受损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5:ds-Red-BCG诱导的连接物形成和核因子NF-κB转运
心得总结
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就是基于体外实验的成像流式细胞仪从多个方面评估了T细胞-单核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临床样本结合新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M.Habtamu,G.Abrahamsen,etal.High-throughputanalysisofTcell–monocyteinteractioninhumantuberculosis[J].ClinicalandExperimental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