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办及影响
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办于年。当初创办这样一所世界一流的高质量医学院,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只是善于行医的医生,而是要培养出对我国医学和卫生事业发展有影响的人才。协和从开办时起,就有一个指导思想:要解决广大人群的医疗和健康问题,绝不能单纯依靠各医学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而必须要依靠一套良好的基层卫生组织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雪中的协和百年礼堂(摄影:罗葳)
年来,协和医学院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成为我国医学界的骨干。我国很多著名医学专家是协和医学院毕业的,像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万婴之母”林巧稚、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糖丸爷爷”顾方舟、我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南丁格尔护士奖的王绣瑛等。这些老一辈协和人身上闪耀着“科学济人道”的高贵品质和人性光辉,他们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受到了人民的称赞。协和医学院在我国近代医学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
※※※※※※※※※※※※
协和公共卫生探索与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
协和的公共卫生历史要从兰安生(John.B.Grant)教授说起。他于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他认为医疗和护理专业人员的培养必须要确立疾病预防意识,也必须要有实践课程,这也是我国医学教育史上专门为医学院本科生教授现代公共卫生学的开端。他建立的公共卫生课程有两个为现代世界公共卫生学者所公认的观点:第一,公共卫生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科学,其内容必须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相结合。第二,公共卫生学的教授方法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系必须有教学基地,医院作为教学基地一样。根据以上两个观点,兰安生教授于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的公共卫生机构即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始在城市社区内开展公共卫生实验工作。每个医学生毕业前必须在第一卫生事务所轮流实习,让学生有机会了解社区的卫生、健康和疾病情况,应用他们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从群体角度而不是个体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健康和疾病问题。第一卫生事务所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示范区的10万居民,医院和社区健康服务的桥梁,要解决他们从生到死整个生命过程可能出现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可见当时协和的公共卫生实践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