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清朝光绪帝自幼羸弱多病,青年时一天清晨,忽觉腰椎中间疼痛,俯仰皆痛,不能自已。次日晨起,腰椎左侧疼痛更重,稍一转动即觉满腰牵拉,疼痛难忍,其后竟一日甚于一日。宫中太医绞尽脑汁为其治病,药吃了不少却未见一丝起色。光绪帝斥责太医道:“屡服汤剂,寸效全无,名医伎俩,不过如此,亦可叹矣。”嗣后诏谕天下,征集贤士。
有一道士听说皇帝的病连忙进官,声称能治光绪帝的病。他号脉之后,开出了一张药方。只见药方上画了一只鳖,其旁写道:将此背甲与知母、青蒿水煎服,连服1月。光绪帝半信半疑,便试服之,不想1个月后,他的病情果然有所好转。
道士何以能药到病除呢?主要是他看准了病情,能对症下药。原来光绪帝年幼时曾患肺结核,从症状上看,很可能是结核扩散转移到了腰椎引起腰椎疼痛。祖国医学称结核为“骨蒸”。这三味药中,知母滋肾降火,对阴虛骨蒸盗汗有良效;青蒿能清热降火,可退骨蒸劳热,也是治疗骨蒸的要药,而鳖甲在治疗骨蒸方面,也有独到的作用。
?本品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
主产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
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本品气微腥,味淡。以块大、完整、无残肉者为佳。
生用,或以砂烫后醋淬用,用时捣碎。
咸,微寒。归肝、肾经。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瘛疭
本品咸,微寒,为血肉有情之品,入肝肾经,既善滋阴退热除蒸,又善滋阴潜阳息风,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阴虚内热、阴虚风动、阴虚阳亢诸
证,本品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
治疗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者,常配伍牡丹皮、生地*、青蒿等药,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治疗阴血亏虚,骨蒸劳热者,常配伍秦艽、地骨皮等药。
治疗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常与生地*、牡蛎、菊花等药同用。
用治阴虚风动,手足瘛疭者,常配伍阿胶、生地*、麦冬等药。
2.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本品味咸,还长于软坚散结,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久疟疟母,肝脾肿大,常与牡丹皮、桃仁、土鳖虫等药配伍,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煎服,9~24g,先煎。本品经砂烫醋淬后,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并除去腥气,便于服用。
脾胃虚寒者忌服,孕妇慎用。
鳖甲与龟甲均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寒,归肝肾经。二者既能滋补肝肾之阴而退虚热,又可潜降肝阳而息内风,为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及阴虚风动等证之常用药。
然龟甲滋养之功胜于鳖甲,又善于益肾健骨,常用治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等证;并能养血补心,以治心虚惊悸、失眠、健忘等证;尚可固经止血,以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等。
而鳖甲退虚热之功优于龟甲,为治阴虚发热之要药;且善于软坚散结,常用于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1.化学成分
主要含角蛋白、骨胶原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多糖等。还含有钙、铁、镉等元素。
2.药理作用
鳖甲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能防止细胞突变,具有抗肿瘤作用;
本品能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含量;
鳖甲微粉煎液有抗CCI4致肝损伤作用,保护肝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透明质酸、血清磷酸酶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并能抗肝纤维化。
另外鳖甲还具能增加骨密度和股骨钙含量,并有抗疲劳和补血作用。
伤寒论用药
中药小故事——薏苡仁
中药小故事——*芪
中药小故事——防己
中药小故事——百合
中药小故事——苦参
中药小故事——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