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4日被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为“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的慢性乙类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最常见。另外还有肺外结核,包括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肾结核、附睾结核、女性生殖器结核(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结核)等。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或者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表现为乏力、低热、盗汗、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肺结核患者会对个人及周围的健康造成危害,若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肺部病变反复恶化和播散,病程迁延,形成空洞及纤维化,堵塞气道则会出现呼吸困难,对肺组织和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若咳嗽、咳痰2周或痰中带血,一定要高度怀疑是否患有结核病,医院进行筛查。
传播方式及易感人群
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另外还有消化道、皮肤黏膜、母婴传播等。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老年人等容易感染结核菌,学生、白领等因为压力大,免疫力下降,也属于易感人群。吸烟不仅是结核病的促发因素,还会掩盖呼吸道症状,导致结核病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肺结核时,要及早就医,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和管理,防止耐药肺结核的产生。
预防措施
结核病是可预防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种疫苗和避免接触传染源,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另外还需要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主要有:
01保持环境卫生,注意咳嗽礼仪,多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02饮食均衡,注意营养补充,经常锻炼,增强抵抗力。
03戒烟戒酒,避免高糖高脂油炸食物。
04易感人群需做好自我监测,每年做一次结核病筛查。
撰稿:王瑞茵
编辑:王吉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