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又叫“痨病”,有的人可能认为已经绝迹了,或者很少。其实不然。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万人,全球因结核死亡患者约万人。其中,中国新发患者数约83.3万,约占全球8.4%。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三的结核疾病高负担国家,仅次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年,结核病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是如何能在人类历史中存在年之久,仍经久不衰,造成严重危害的呢?1
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拖再拖就诊则“害己害人”。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慢性发热、虚弱或是疲劳、发冷、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除了中国人普遍认识的咯血是个严重的会死人的事外(有没有想起影视作品中,咳嗽后白色手帕上出现一片殷红,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人命不久矣),其他不适是可以拖一拖,扛一扛的。而扛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播的过程。结核病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当患有肺结核的人咳嗽、打喷嚏或咳痰时,就会把结核菌喷到空气中。人们只需要吸入少数几个这类细菌就会获得感染。2
治疗时间长。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大多数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两周左右,临床症状就会有所改善。抗结核治疗两个月左右,临床症状就会明显的好转。这时候还需要继续的服用抗结核药物,一旦停用,就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复发,从而使前期的治疗前功尽弃。毫无疑问,繁琐且长期的多药治疗过程是导致令人沮丧的高失败率的原因之一。
3
经济负担重。
尽管我们国家对结核病患者提供了免费的涂片和X光诊断、免费一线药物治疗,但辅助治疗都不在免费范围内;另外,各地对耐多药结核的*策不一。大部分的抗结核治疗是在门诊进行,而多数门诊治疗费用未纳入医保。抗结核药物治疗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需要加强营养,休息好,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有些副反应需要药物治疗。这些检查和药物是不在抗结核治疗提供的免费范围内的。这导致超过50%的患者家庭正在经历“灾难性医疗支出”(即因结核产生的医疗、非医疗支出和收入损伤超过了家庭年收入的20%)。而一旦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疗程会变得漫长而复杂,一些药物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肝肾*性,副作用显著,且价格昂贵,整个治疗过程费用是普通结核的上百倍。除此之外,由于抗结核病药物对于肝脏会有损伤,患者还需要服用护肝药物。4
患病主要群体的特殊性。
根据我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显示,肺结核患者以农民(60.06%)、家务及待业(14.31%)、学生(3.58%)为主,共占总报告患者例数的89.43%(年)。这类群体低收入或没收入,抑或是学生。对于一般的咳嗽等不适,会优先选择观察再观察,或药店买药吃,他们一是省钱,二是缺乏对肺结核的认知。学生,尤其是初三,高二、高三的学生,怕耽误学习,很多家长也没有把医院检查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容易发生聚集性肺结核疫情的原因。5
结核病的预防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方式管理,从源头上消灭结核。1
发现可疑症状者,立即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照医生要求接受正规治疗;
2
对与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的检查;
3
做好人群密集场所通风和环境卫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及时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5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作为一种全球性疾病,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规范。对大部分患者而言,严格遵守医嘱,做到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服药,治愈率可以高达80%以上。本文数据来源:
《全球结核病报告》
《-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辑:香香
审核:张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