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我共同参与,终结校园结核
TUhjnbcbe - 2022/4/16 18:29:00

  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校园内,而校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结核病的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不仅影响课业学习,而且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为了保护师生健康,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减少结核病对健康的危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防治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吧!
  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毛发和牙齿外,其他器官系统都可得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其中以肺结核多见,对人体危害大。
  结核是怎么传染的?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将结核杆菌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微滴核”,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若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结核有哪些可疑症状?
  肺结核的可疑症状者指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血痰、发热或胸痛等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
  出现了可疑症状该怎样处理呢?
  一旦出现上面所说的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需要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就诊检查。
  检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若诊断为结核病,应及时给予抗结核治疗与管理。肺结核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学生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主动向校医和班主任报告,不要隐瞒病情不要带病上课。
  学校要怎样预防结核病
  主动发现学校肺结核患者需要从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结核病项目检查开始。日常防控主要是开展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教室、寝室、办公室等室内场所要保持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对空气消*(紫外线),降低结核病传染风险。
  对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疑似肺结核的学生,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学校疫情报告人,告知学生或家长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进一步诊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日常做起:
  1.咳嗽、打喷嚏掩口鼻,不要面对他人;
  2.不随地吐痰;
  3.养成开窗通风习惯;
  4.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肺结核患者怎么休复学?
  结合患者病情,在患者出院后,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开具的休学诊断证明到学校所在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备案后确定休学管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病情好转,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开具的复课诊断证明,到学校所在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备案后复学。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普教科)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我共同参与,终结校园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