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论八纲辨证之寒热丙
用一些实际医案来看寒热辨证,为了避免药方干扰,特不提供药方,仅分析寒热。
实热医案:
某女,六十多岁。肠结腹疼,兼心中发热。平时有肝气病,因怒肝气发动,经常大便不通,必服泻药才能通下。此次旧病复发而呕吐不能受药,所以病久不愈。胃下脐上似有实积,常常作疼,按之则疼益甚,表里俱觉发热,恶心呕吐。好几次拖延医治服药,下咽不久就吐出,好几日没有大便,七八天滴水未进。脉搏五至,左右脉象皆弱,独右关重按似有力,舌有*苔,中心近黑,因问其得病之初曾发冷否?回答说∶几日前曾发冷两日,到第三日就变为热了。
明显的辨证点有大便不通,胃下有积,按之则痛,表里俱觉发热,舌有*苔,中心近黑。模糊辨证点有左右脉象皆弱,独右关重按似有力。仅从脉诊难以判断。
虚热医案:
幼儿,口疮,右腮鼻赤。为肺脾经虚热。
某男,17岁,淋巴结核病三年。手术切掉,疮口恢复不久,再次肿,累累如贯珠,遍体疮疥,两胁肿核如桃。脉微弦而数,为肝肾虚热。
某男,71岁,5月4日初诊。因高血压心脏病,服进口扩张血管药过量,至午后低热不退,体温徘徊在37.5~38℃之间,口中干渴,频频饮水不解,短气乏力,气逆欲吐,汗出。不思饮食,头之前额与两侧疼痛。舌红绛少苔,脉来细数。辨证属于阳明气阴两虚,虚热上扰之证。治当补气阴,清虚热。
以上三个虚热医案的明显辨证点有局部热明显,缺乏整体热象,局部热不能烘热整体。模糊辨证点有脉来细数,脉微弦而数。仅从脉诊难以判断。
郁热医案:
某男,14岁,农民。三日前恶寒发热,继则头面四肢皆肿,腹胀,食差,口渴,心烦。见身面俱肿,舌淡胖,脉稍沉稍数。此乃风水郁热相搏。
某女,32岁,家属。12月7日诊,产后恚怒,致头痛心悸,肢冷畏寒,厚被热炕犹觉周身寒彻,面色青白,舌质略红,脉沉弦躁数。热药无效。阴极生阳。
某男,胃病,胃脘冷如冰,胃中嘈杂呕吐。棉背心捂在脘腹,仍冷;后又在背心里边缝一块老羊皮,亦不觉暖,尤于骑自行车时,胃冷仿佛未穿衣,寒风直透于里。明是寒甚,服热药无效,加寒药后愈,寒者未必皆阳虚,阴极生阳。
以上三个郁热医案辨证点有寒症热药无效,脉沉弦躁数,肿胀且口渴。模糊辨证点有寒症明显,热症不明显,如身面俱肿,舌淡胖,脉稍沉稍数。
虚寒医案:
某男,年三岁。患儿于3月患麻疹,医院治疗。因转变为肺炎,病势严重。该院认为病势危笃,已感束手,遂出院回家。拖延数日再诊,患儿麻疹虽免,但脉搏沉细而紧,颜面含青黯之色,唇口紫乌而焦燥,舌苔白滑而厚腻,指纹青紫出二关,大便鹜溏,小便短赤。咳嗽喘促,声音嘶嗄,午后及夜间发热,食少无神。
明显的辨证点在颜面、唇口、舌苔、指纹、大便,模糊辨证点在小便,脉搏。
某男,年四旬余,10月来治病,患心胃痛证已二十余年,经中西药物屡治未效,近则病情日见增剧,形体消瘦,面容不展。胸膈痞胀作痛,两胁满闷不舒,脘腹灼痛,痛极则彻于胸背,固定不移,从心下至脐腹窿起板硬如石,按之亦痛,腰背如负薄冰,饿懔而寒。时而泛酸上冲咽喉,呕吐*绿酸苦诞水,心中嘈杂,知饥而不能食,唯喜烫饮,饮而不多。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涩,手足不温,少气无力,入夜难寐。舌淡苔白滑腻,脉来沉迟,息间仅两至半,且短而弱。
明显的辨证点在腹诊有实,后背冷,泛酸,喜热饮,手足不温,舌和脉,久病。
如果舌苔中焦位置白而且厚,两边有齿痕,舌质浅,就可以判断是虚寒体质。脾胃虚寒的话,就不能运化吃进去的食物,产生淤滞。
脾主运化。当脾胃受外界影响的时候,都会引起肠胃系统的功能改变。胃里有虚热,往往特别爱吃东西,胃口超好。如果是胃里寒或者气虚了,则有消化不良,胃胀这样的症状出现。
寒实医案:
某男,四十二岁。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度,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
这个表寒实的症状很标准,不过多解释。
某女,71岁,9月15日就诊:患者三叉神经痛3年,稍冷即发,夜间发作频繁,近半月来每天发作多次,服卡马西平等西药已经没有效果。舌质嫩红,有瘀斑,薄白苔,脉沉细,面色晦暗。患者对于寒冷特别敏感,遇天气寒冷即发,接触冷物亦发。
这个医案表里皆有寒实,寒实未必是阴实,如淤血。
照片拍摄于公园铁桥上
天火道觉得有用就赞赏一个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