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斗斗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
医必先明理法,而后言方药
伤寒论,千年后的医学发展的状况,阴阳不分,扶阳药与滋阴药混杂。胡乱配伍,形成了千年的医学之乱。
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一千多年临床治病是汇集成方,时方,临床套用时方、成方,学校教材就专门有要求学生背的汤头歌诀,这本汤头歌诀是明清时代编的,现在的大学仍将其奉为至宝,让每个学生去背,临床按照汤头去用、去套。这就是现在的问题。
周天医学继郑卢医学、彭傅医学之后,继师承前,承《易经》《内经》《伤寒论》《郑卢医学》《彭傅医学》以及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将千古至今的背、套成方时方的恶劣俗风彻底改变了,变为临床不用成方、时方,而是通过辩证立法,临证遣药出方,其法、其方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阳虚扶阳,绝对不用滋阴降火的法和药。前师15年跟师,没有看见过老师用过一个滋阴降火的。他曾说,我真想碰到一个阴虚的患者,用用地*,但是没有机会碰到,没有办法用,不是我不会用。真实情况是,现实生活中很难碰到需要用生地熟地的人。
所以要把成方抛弃掉,阳虚用法用方,绝不用滋阴、凉寒药。是故,滋阴降火杀人无算,千古遗憾!
过去实践的现况表述
1、卢门卢师铸之的实践情况
年5、6月的病案。
随机抽出人,所用之法和方如下:
其中以附子为君药的人次,占80.7%;
以桂枝为君药的15人次,占11.1%;
非桂枝、附子为君药的14人次,占8.2%;
用姜桂附的占总数的91.8%。
初方举例:
例1
某女,31岁,肾结核,小便淋漓,晚上12时至天亮小便15-16次,白天每20分钟1次,尿道刺痛发胀。不能睡。尾椎骨冷痛。
诊断:此病胞室与膀胱气化不宜,相火受困,火不能到位。应益火源,使微阳起,相火沸腾。治宜肃清胞室,温脾暖肾,先后得其温暖,助膀胱之气化,迎相火归位。化源润下,丽水上升,天地交通,坎离既济。膀胱之渗泌,二火相照必能有用。正常之生机化生则无停矣。
初方:天雄片、桂枝尖、细辛、砂仁、制升麻、炙甘草、生姜、葱白。
法解:附子益火源,细辛启肾窍之微阳与相火相通,水土得暖。桂枝开太阳助少阴,太阳得火之气。升麻转枢纽,砂仁纳正气,炙甘草助运化,生姜通神明,使两火相照,上下鲜明,中宫得暖。葱白引火气交于百脉,任督冲自然会合。膀胱气化可宜,胞室之凝滞可消。
解释卢师用药:体现了易经得哲学思想。益火源,使微阳起,相火沸腾。这里既有内经得思想,还有伤寒论得思想。天地交通,坎离既济,也联系到易经,乾天坤地相交,用这些药使其化源润下,丽水上升,天地交通,坎离既济。这就在实践中运用了内经哲学的思想。二火相照,必能有用,指的膀胱,二火是相火和君火,君火是心,相火是肾,通过这样的法,这样的思想,达到生机化生,不停变化,这样的变化就使其病能愈。治肾结核,治小便点滴且痛,这些用什么法,用什么理论,再把方子联系起来看。紧接着有法解,讲了附子的作用,讲的益火源,讲的以火消阴,讲的是水土得暖。
更多精彩请点: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第一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二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三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四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五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六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七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八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九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十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1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2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3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4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5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6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7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8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19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20节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21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22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