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高尿酸痛风都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干货超
TUhjnbcbe - 2021/8/17 3:49:00

01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既往的“帝王富贵之病”已成为当今的常见病,且常常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三高并存又称四高,高尿酸。那么,痛风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又是如何分期呢?

02

痛风的临床特征

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肾病(经尸检证实,痛风患者有肾脏病变者几乎为%),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95%)和绝经期后妇女,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能抑制尿酸的形成,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

03

痛风的临床分期

无症状期 该阶段仅有波动性或持续性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期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吃海鲜、喝酒尤其是啤酒)、关节损伤、手术、感染等为常见诱因。起病急骤,多数患者在半夜突感关节剧痛而惊醒,即痛风痛风来去如风,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早期表现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胟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手、腕、膝、肘及足部其他关节。若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8℃~39℃,有时出现寒战、倦怠、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关节炎消退,活动完全恢复,局部皮肤由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完全消去。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为本病特有的症状。间歇期可数月或数年,有的患者终身仅发生1次,但多数患者在1年内复发,每年发作1次或发作数次。痛风还有一特点为痛不欲生的痛,很快,1~7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叫“痛风”。此外,痛风患者常伴高血压、血脂紊乱、肥胖、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种代谢异常。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又称痛风结节是痛风发作的始作俑者,因人体内血尿酸过度升高,超过其饱和度而在身体某部位析出的白色晶体。如同一杯盐水中的盐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杯底就会出现白色的沉积物一样。析出的晶体在什么部位沉积,就可以发生什么部位的结石,严重时可破溃流出豆腐渣样白色物质。痛风患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组织中均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跖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少数患者可出现在鼻软骨、舌、声带、眼睑、主动脉、心瓣膜和心肌。在关节附近的骨骼中侵入骨质,形成骨骼畸形,或使骨质遭受损毁。这种痛风结节也可在关节附近的滑囊膜、腱鞘与软骨内发现。痛风石大小不一,小的痛风石如芝麻,大的痛风石如鸡蛋。有些痛风石用肉眼不能看到,但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可以见到呈白色的针状晶体,这些微小的晶体可以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还可造成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周围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关节肿痛、僵直和畸形,甚至骨折。还有些痛风石沉积在肾脏,引起肾结石,诱发肾绞痛。肾脏病变 痛风是一组蛋白质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甚至肾功能衰竭,不得不去做肾透析。痛风性肾病 持续性高尿酸血症,20%在临床上有肾病变表现,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可先后出现肾小管和肾小球受损,少部分发展至尿*症。尿酸盐肾病的发生率仅次于痛风性关节损害,并且与病程和治疗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尿酸盐肾病与痛风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无关,即轻度的关节炎患者也可有肾脏病变,而严重的关节炎患者不一定有肾脏异常。早期有轻度单侧或双侧腰痛,以后出现轻度浮肿和中度血压升高。尿呈酸性,有间歇或持续蛋白尿,一般不超过两个加号。几乎均有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多尿、尿相对密度偏低。5~10年后肾病加重,进而发展为尿*症,约17%~25%的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尿酸性肾结石 有25%~30%的原发性痛风患者合并肾结石,其中约85%属于尿酸结石。结石较大时可有肾绞痛、血尿。由于尿酸结石可透过X线,因此,需通过肾盂造影才能发现。约有20%~40%的患者早期可有间歇性少量蛋白尿。晚期常因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而导致肾功能不全。认识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我们就不难明白,其实想要阻止痛风发生与发展,关键就在于降低血尿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尿酸痛风都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干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