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风湿系统等七个章节。每个系统精选了10个最有代表性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每个问题为切入点对可能涉及的不同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将各种临床表现接近的疾病通过分析科学、高效、完整的鉴别出来,且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种疾病串联一起,便于完整掌握和理解。
有助于启发和引导住培医师建立起科学缜密的临床思维习惯、提高对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临床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中、高职称的医师而言,也是一本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的临床指导书籍。
作者简介李娟
?医院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名医
?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医院大内科主任、血液科主任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内页插图目录第一章呼吸系统/1
第一节咳嗽的诊断思维/1
第二节呼吸困难的诊断思维/4
第三节咯血的诊断思维/6
第四节低氧血症的诊断思维/9
第五节胸腔积液的诊断思维/11
第六节血气分析提示酸中*的诊断思维/14
第七节发热伴肺部阴影的诊断思维/16
第八节降钙素原升高的鉴别诊断/19
第九节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思维/22
第十节肺通气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25
第二章循环系统/29
第一节心悸的诊断思维/29
第二节胸痛的诊断思维/30
第三节心动过缓的诊断思维/32
第四节心动过速的诊断思维/34
第五节宽QRS波心动过速的诊断思维/36
第六节脑钠肽升高的诊断思维/38
第七节心包积液的诊断思维/40
第八节肌钙蛋白升高的诊断思维/41
第九节ST段抬高的诊断思维/44
第十节QT间期延长的诊断思维/45
第三章消化系统/47
第一节急性腹痛的诊断思维/47
第二节腹泻的诊断思维/51
第三节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维/54
第四节便血的诊断思维/56
第五节*疸的诊断思维/59
第六节腹水的诊断思维/63
第七节腹部肿块的临床思维/65
第八节肝大的诊断思维/69
第九节吞咽困难的诊断思维/72
第十节呕吐的诊断思维/75
第四章泌尿系统/79
第一节血尿的诊断思维/79
第二节蛋白尿的诊断思维/81
第三节脓尿的诊断思维/86
第四节少尿或无尿的诊断思维/88
第五节多尿的诊断思维/90
第六节水肿的诊断思维/92
第七节肾功能受损的诊断思维/95
第八节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思维/97
第九节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思维/
第十节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诊断思维/
第五章血液系统/
第一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诊断思维/
第二节非结合胆红素升高的诊断思维/
第三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诊断思维/
第四节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思维/
第五节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思维/
第六节长期发热的诊断思维/
第七节中重度脾大的诊断思维/
第八节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见浓染条带(M蛋白)的诊断思维/
第九节PT、APTT均延长的诊断思维/
第十节易栓症的诊断思维/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血糖升高的诊断思维/
第二节低血糖症的诊断思维/
第三节高血压的诊断思维/
第四节低钾血症的诊断思维/
第五节高钙血症的诊断思维/
第六节低钠血症的诊断思维/
第七节高钠血症的诊断思维/
第八节肥胖的诊断思维/
第九节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思维/
第十节肾上腺结节的诊断思维/
第七章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关节痛的诊断思维/
第二节结节性红斑的诊断思维/
第三节抗核抗体阳性的诊断思维/
第四节ANCA阳性的诊断思维/
第五节口腔溃疡的诊断思维/
第六节肌酶升高的诊断思维/
第七节雷诺现象的诊断思维/
第八节肌无力的诊断思维/
第九节腰背痛的诊断思维/
第十节外周神经病变的诊断思维/
前言/序言目前常见的鉴别诊断书籍往往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疾病的方方面面,但过于注重基础及理论的阐述,应用起来实用性差,特别是对刚毕业的医师或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难于快速、有效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一本从实用性出发的临床诊断思维书籍。
本书充分考虑到临床各科疾病的特点,邀请了医院内科多名长期(大多超过30年内科实践时间)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的同时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撰写,从内科各专科常见的症状、体征或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入手,归纳并分析具有相同表现的不同疾病种类和各自的特点,找出鉴别诊断要点,引导正确的、科学的、高效的临床思维。本书内容是他们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和智慧与现代内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他们长期教学的心血结晶。
本书共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风湿性疾病等七个章节。每个系统精选了10个最有代表性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每个问题进行精辟阐述,以每个问题为切入点对可能涉及的不同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将各种临床表现接近的疾病通过科学分析,可以高效、准确地鉴别出来。本书一大特点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各种疾病串联一起,便于掌握和理解,在诊断中不易遗漏。本书对低、中、高级医生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住院医师的规培化培训,帮助他们早期建立起缜密的临床思维,必将终身受益!
本书由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A。
李娟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