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公布的统计数字,目前全世界约有8.5亿人因各种原因罹患肾脏疾病。慢性肾病(CKD)每年造成至少万人死亡,目前是人类增长最快的第六大死亡因素。
国际肾脏病学会、国际肾脏病联合会于年确定每年3月份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病日”,这个决定突显肾脏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也显示了全世界对肾脏疾病认识在提高。年3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14个世界肾脏病日。
今年的世界肾脏病日旨在提升人们对肾脏疾病日益加重的负担以及预防和管理必要性的认识。那么,体检中的“肾功能三项”您了解多少呢?
在常规体检中,血液化验“肾功能三项”是常规项目,包括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但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指标的异常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肾功能的检测指标。
血清尿素(BUN)
血清尿素是人体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液中血清尿素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血清尿素增高
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超过50%已受损害。因此,尿素测定不能作为肾病早期肾功能的测定指标,但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的诊断有特殊的价值。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道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疾病使尿路梗阻等引起尿量显著减少或尿闭时,也可造成血清尿素增高。
其他高蛋白饮食、脱水、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腹水、水肿、胆道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妊娠后期妇女、磷、砷等化学中*等,心输出量减少或继发于失血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肾脏灌注下降均会引起BUN升高。
血清尿素降低
见于中*性肝炎、急性肝萎缩、类脂质肾病等。
血尿素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创伤、感染、发热等高分解状态时,尿素的产生均明显增加而使血尿素增高。比如有些人体检前大鱼大肉吃的很多,体检的时侯发现尿素升高了,回家素食三天,再检查血尿素就降下来了。所以只通过尿素反映的肾功能情况并不十分准确。
血肌酐(Scr)
血清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肾功能正常时,肌酐排出率恒定,当肾实质受到损害时,肾小球的滤过率就会降低。当滤过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血肌酐浓度就会急剧上升。
血肌酐增高
主要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早期或轻度肾功能损害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很强,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在正常肾血流条件下,血肌酐~μmol/L时,提示有中度至严重肾损害。血肌酐和尿素如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损害很严重。
血肌酐降低
见于进行性肌肉萎缩、白血病、贫血、肝功能障碍及妊娠。
当体检中或无意发现血肌酐超出正常值,要重视这个问题,需要专科医生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诊断,以明确病因,及早治疗。当然,肌肉健壮的人血肌酐水平可能会在正常值范围内偏高一些,这种情况无需过分担心,定期监测即可。而老年人、消瘦者的血肌酐水平会偏低,因此一旦血肌酐升高了,也要提高警惕。
尿酸(UA)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因而测定尿酸能够了解肾脏的功能。
血尿酸增高
1)痛风,血清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2)肾脏病变,急性或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可使血清尿酸升高。
3)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都可导致血清尿酸升高。
血尿酸降低
主要见于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等。
血尿酸增高主要的原因包括吃进去过多的高嘌呤食物、体内嘌呤代谢出现问题、肾功能差尿酸排泄少。所以,尿酸的升高不能说明一定是肾脏的问题,尤其是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高发,大多数都是由于代谢问题和高嘌呤饮食造成的。
综上可以看出,肾功能三项只是一个线索,评估肾脏有没有问题,仅通过血液生化查肾功三项是不够的。比如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可以发现早期肾损伤,而当肾功能三项出现异常还需结合尿常规及沉渣镜检、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肾脏超声等来综合分析诊断。
团结爱院创新学习
主动服务爱心奉献
和谐人文幸福家园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