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简洁易懂的书法结字秘密细腰长腿胸挺
TUhjnbcbe - 2025/5/20 18:33:00
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书法中最重要的两项内容就是——“用笔”和“结字”。元代大书法家赵松雪更推崇用笔,他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不过,对于今天多用硬笔书写的人们来说,硬笔笔头的圆珠可以自由流转,从技术上解决了毛笔等软笔入纸即弯需要调锋的难题,所以“结字”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了。

“结字”所涉及的就是书法的结构问题,对于书法结构规律的探讨由来已久。隋僧智果在《心成颂》中提出了“分若抵背”、“合如对目”、“繁则减除”等法则;唐人欧阳询在《结字三十六法》中提出了“排迭”、“避就”、“顶戴”、“向背”等法则;元代陈绎曾《书法三昧》提出了“错综”、“分疆”、“疏排”、“缜密”等法则;明代李淳总结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以及清代黄自元编著《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可谓书法结构的集大成者。

但是,这些法则过于繁多,不便记忆与把握,故近人俞剑华感慨:“苟欲求一简单之方法,以统御繁复之字体,实为不易。”那么,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形象生动地讲清书法结构的奥秘呢?有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借助于对人体审美的标准,用这十个字就可以说清书法结字的秘密了。

书法家孙晓云在《书法有法》一书中曾反复引用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来作为探寻古人笔法(“古来书法之‘本’”)的钥匙。其实,这段话用来探讨书法结构的秘密更为恰当。

书法之结字与人体之结构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具体就表现在“细腰”、“长腿”、“挺胸”、“收腹”、“身侧”这十个字上!它实际上正好与宋人姜夔所总结的结字法则——“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相照应!(姜夔《续书谱》)

一“细腰”:中宫收紧

汉人有佚名诗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肋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为了让腰变细,楚国臣子每天只吃一顿饭,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先憋气收腹再系腰带,扶着墙站起来。历史上,西方国家对细腰的追求也是丧心病狂,甚至多次出现死人的惨剧。

直到今天对于“细腰”的追求仍是络绎不绝,比如什么“反手摸肚脐”、“A4腰”之类的流行。所以,对于女性身材的审美有个共同的标准——“细腰”!那么它对于书法上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中宫收紧”。

中宫原指“九宫格”中间的那一格,后来泛指字的中心(中宫有时候偏上偏下偏左偏右,清人刘熙载称之为“活中宫”),它相当于人的“腰部”。正如练武功的都知道应该腰部发力是一样的,使中宫成为一个字的重心,将它收紧,整个字才会“内紧外松”,稳定而富有张力,显得更好。这正如书法家启功说“中心部位笔画紧凑、穿插匀称,而后向四方扩展,必然好看!”将这个原则扩展一下,“燕”字在书写时,四个点的最中间的间距要小于它两边的间距,也可视为“中宫收紧”法则的应用。

二“长腿”:上小下大

个高是人体美的标配,好看的美女身材得高一些,对男人的称呼“高富帅”中“高”字占首位。人们为了追求个高,可谓想尽了花样,高跟鞋、“内增高”、“恨天高”等都是其中的发明。怎么样这身体变高呢?主要就在于腿上!

人的上身短,下身长,个高者往往都有“大长腿”!写字也是如此,看似上下均等的字,其实大多都得下边写长一点才更好看。此亦如上下嘴唇貌似平均,其实下嘴唇是要比上嘴唇厚的。

所以,要想将字写得好看,就是要做到“上小下大”或“上紧下松”——“秀出你的大长腿”!写字时要将字的上部收紧,下部适当拉长。如“十字”中被横画截开的竖画,下部就应该比上部长才更好看。以此类推,处于下方的捺画也应像竖画一样,写得长一些,整个字才更好看。

三“挺胸”:前少后多

“细腰”与“长腿”当然也有后天努力的成分,但更多是天生的。那么,后来的身材审美怎么培养呢?很多人都知道要——“挺胸收腹”。

“胸部”挺起来之后,会呈现出一种“前少后多”、“前小后大”或者说“前紧后松”的状态。所以,将“挺胸”在书法上的应用也就是要——“前少后多”(“前小后大”或“前紧后松”)!这也就是启功所说的“凡是紧的密的要靠左边靠上边,可以松一点儿、可以宽一点儿的要靠在下边,靠在右边。这样子写出来就好看”。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虽然书法要在平面上书写的,不像人体这样立体式的存在,但是它与对人体的观察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视觉流程!由于对胸部观察的流程是“由前到后”,对字体的观察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所以根据人的视觉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书法创作时也应遵循“前少后多”的原则,将左右结构的汉字写成“左小右大”(左紧右松、左少右多)、“上小下大”(上紧下松、上少下多)。

这两个推断非常有用,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所说“左竖不嫌短,右竖下嫌长”,为什么右竖写得要比左竖长呢?这就是“左小右大”原则在起作用!而上文提到的“秀长腿”(上小下大)法则,也可以理解为正是“上小下大”(上紧下松、上少下多)原则所起到的作用。

再如人们通常认为写字要“间距均匀”,但是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却说“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是“前少后多”原则在起作用。所以,“三”字书写时下间距要略大于下间距,“川”字在书写时右间距要大于左间距。

四收腹

“收腹”一般是与“挺胸”相对应出现的。“胸挺”则“凸”则“放”,“腹收”则“凹”则收,它们正好与书法中的“收”、“放”二字照应,构成点画的曲线美。对于“收放”二字的重要性,明人董其昌说:“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促。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是魔道矣。”

“文似看山不喜平”,人体的审美也是一样,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看见一览无余的“平胸”,而是喜欢看见线条的“波动”,与结字的变化之美。故上有“长横”则下应之以“短横”,左有“短竖”则右应之以“长竖”,如此鳞羽参差、错落有致,才更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格式塔”原理。

“收、放”的原则表现在“结字”上,正因为有“中宫”的收紧,所以点画在四周的扩展才能成为必要!如果中宫不收紧,那么点画向四周的扩展要么就造成一个身宽体胖的胖子,臃肿难看;要么就造成一个瘦成麻杆,缺乏凸凹感。这两种形体都会缺乏人体的美,不能形成一种很好的辩证的关系。

“收、放”的原则表现在“用笔”上,就是点画要写出一定的波势。无论是横竖撇捺,将它们写得似直实曲,才能收放自如,劲健妍美,表现出“虫蚀木”、“屋漏痕”之类的美感。

五身侧:左低右高

照相时很多美女都喜欢身体微侧,这样照出来的效果要比正面照更好看。同时,由于左脸比右脸更好看(这是由“自左向左”的视觉流程,以及睡觉时为减压心脏多右卧造成右脸受压迫等原因造成的),所以照相时以身体向右侧、露出左脸为佳。

这个特点用在书法上也就是“左低右高”,使写出来的字相当于人的“侧身照”!对于这个特点明人董其昌说:“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又说“王大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当然,书法上字势的左高右低,除了“自左向右”的视觉流程之外,还与右手执笔、虎口朝上左上的书写方式等因素有关。

六结语

《周易·系辞下》中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书法结字虽有难度,然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借用较为形象且容易理解的人体审美构造,便能较为轻松容易地掌握汉字审美的法则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大部分的审美原则都可以根据人体的美来推测出来书法有例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美具体风格,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说男人的身材要上宽下窄,它就不像女性那样讲究腰细。颜真卿的书法因为更偏于男性的阳刚之美,所以他的中宫就往往不是收紧的,这种现象被称作“中宫空灵”。

“细腰、长腿、胸挺、胸收、身侧”这十个结字原则,其实也就是宋人姜夔所总结的——“不欲上大下小,不欲左高右低,不欲前多后少”!(姜夔《续书谱》)好好琢磨一下,提高你的书法结字技巧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洁易懂的书法结字秘密细腰长腿胸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