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报全媒体记者李丹太原报道4月15日,山西省疾控中心召开“随便吐痰带来的危害”记者交流会,山西省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范月玲就该如何正确吐痰,痰的危害性等内容做了相关介绍。
“痰是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起到润滑黏膜、粘附进入呼吸道的灰尘、微生物的作用,它将人体的垃圾运出体外,对人体起保护作用的,但是如果呼吸道发生炎症,或者肺部发生疾病,痰中就含有大量的致病菌。”范月玲说,“我是倡导‘一吐为快’,痰要吐出来,但是如何正确的吐痰,不让痰成为呼吸道传播疾病的元凶就尤为重要。”
“随地吐痰就是在随地传播病毒,如果条件允许,痰可以吐在装有消毒液带盖子的痰盂中,如果条件达不到,可以随身携带一些湿纸巾或者密封塑料袋中,然后再丢弃在垃圾桶里。”范月玲介绍。
现场,范月玲就肺结核与新冠肺炎发病机理、传播途径等方面做了相关介绍,“他们二者都是呼吸传染病,但是二者的致病元凶却不一样,新冠肺炎属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肺结核属于细菌感染;在传播途径方面,新冠肺炎主要以飞沫、接触等传播,而肺结核主要以飞沫进行传播,二者都有通过痰液传播的途径,所以不论是防止感染新冠肺炎还是肺结核,仅仅只戴口罩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全民不随地吐痰。”
据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在尘埃中可以保持传染性8至10天,在干燥的痰盂中可存活6到8个月,目前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在痰液中可存活3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