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死人最多的并不是战争,而是一种传染病。
这对研究军武战史的人来说,或许有点意外。
一战时,肺结核致日本人死亡45万;
二战年一年,日本就有17万人死于此疫。
日本的这个数据告诉我们,瘟疫才是他们的第一杀手。
另一个意外的是,日本有效阻击这个瘟疫的方法,竟然是中医。
一、肺结核之灾,日本的“第一杀手”
肺结核是人类的“老朋友”,年前就有入侵人体导致死亡的记录。
几千年来,它与人类共进化,至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它本身只是一个细菌。
细菌分为两种,一种有益于人体的,一种致病的。
致病的就叫病菌。
导致肺结核的病菌,叫结核杆菌,它在年由德国科学家科赫发现。科赫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之前人们不知道它是何物,只知道它会“传人”。
中国和日本,都称它为“痨病”。
得此病者,发烧、咳嗽、痰中带血,进食减少,身体虚弱,盗汗不止。
时间一长,面黄肌瘦,形如骷髅,免疫下降。最后一个风吹草动,就要了小命。
痨,本身就是积劳损削的意思。
似乎人是积劳成疾,瘦死累死的。
这就是肺结核的可怕之处,借刀杀人。一点点吞噬人的健康,最后让人得其他疾病而亡。
配图疯狂时,它也直接攻击人体其他器官,如扩大到脑部,致使患脑膜炎死亡。
这是病症的可怕之处。
治疗的可怕之处,是它完全捉摸不定,控制不了。
●它由飞沫空气传播,离开人体也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它不因季节、地域、疫源而消长,有人的地方就能传染人。●它也没有潜伏期,啥时候发病,啥时候被传染的,一概不知。●人体对它不是终身免疫,康复数年后,仍然可能再得此病。
这些特性,完全不符合一般传染病的套路。
所以人类在年发明链霉素之前,一直拿它没办法。
许多人因此死亡,无论穷富权贵,不论名流乡野。歌德、拜伦、鲁迅、林徽因,甚至周瑜、林黛玉……
肺结核在日本,也一直是烈性传染病。
明治、大正时期,被称为“国民病”,全国罹患很普遍。
到了昭和时期,死人越来越多,所取名字更骇人,此处省略3个字。可见此病的危害程度。
日本结核预防会结核研究所的一份资料显示,一战时的-年,有45万日本人直接或间接因此死亡。
二战时,日本持续扩张侵略,穷兵赎武,举国为艰,经济民生崩溃,国民营养跟不上,免疫力下降,导致染此病者连年上升。
日本结核病数据图表年达到极限,有17.5万以上的日本人因此而亡。
若非翌年投降,数据估计会继续飙升。
“年到年,肺结核一直是日本人死亡的第一原因。”日本学者称。甚至包括裕仁的亲弟弟秩父宫。
战争瘟疫,从来不分家。
瘟疫之灾,甚于战争,也毫不为过。
人们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