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一笔封禅
作者
何鲸洛
又是一年的三八妇女节。
不同的人。
多年以后。
曾经的“女王”和“女神”终于有了“下凡”的机会。
①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
最早。
年3月8日。
美国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举行了一次抗议,反对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
年。
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一致同意成立国际妇女书记处,并推举克拉拉·蔡特金担任书记。
年3月8日。
名妇女以象征着经济保障和良好生活质量的“面包和玫瑰”为口号,在纽约市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八小时工作制),提供劳动报酬,享有选举权,禁止使用童工。
正值美国社会党在芝加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左翼女权活动家们借机在报纸上掀起性别平等大讨论,号召女工们到会场外抗议,要求社会主义党成立全国妇女委员会,专门负责女性运动的组织与宣传工作。
最后迫于压力。
多数男性党代表采纳了这一提案。
年。
美国社会党人将每年二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定为“全国妇女节”,专门用于组织大型集会和游行。
年。
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根据蔡特金等人的建议规定每年要有一个妇女节,并提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必须是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对待妇女选举权问题,对待整个妇女问题”。
年3月19日。
奥地利、丹麦、德国和瑞士等国有超过万妇女集会庆祝国际妇女节。
-年每逢3月19日。
蔡特金都会在国际妇女书记处的机关刊物—《平等报》上发表文章,纪念国际妇女节。
但在年。
社会主义党全代会决议停止对全国妇女委员会的拨款,委员会就此解散,而失去了组织者的“全国妇女节”也迅速遭人遗忘。
年3月8日。
为纪念在一战中丧生的近万俄罗斯妇女,俄罗斯妇女在3月8日举行罢工,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4天后,沙皇被迫退位,临时政府宣布赋予妇女选举权。
十月革命成功后。
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
年。
共产国际成立后,蔡特金着手创建共产国际的妇女组织。
年。
蔡特金为共产国际二大起草了《关于共产主义妇女运动的提纲草案》,同年11月又根据二大精神起草了《共产主义妇女运动的方针》。
文件中。
蔡特金重申妇女的解放是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吸收劳动妇女参加革命的阶级斗争。
同年。
美国妇女自此获得选举权。
-年每逢3月5日。
国际妇女节选择在这一天纪念,被反动派杀害的德国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
年9月9-15日。
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
此后。
各国无产阶级妇女每年在这天都以不同形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只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其目的不仅仅是争取妇女选举权了。
与此同时。
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提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这一后来以一贯之的妇女运动指导方针。
年。
中共三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就提出“一般的妇女运动如女权运动、参政运动、废娼运动等,亦甚重要”、“本党女党员应随时随地指导并联合这种种运动,口号应是“全国妇女运动的大联合”、“打破奴隶女子的旧礼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职业平等”、“女子应有遗产承继权”、“男女社交自由”、“结婚离婚自由”、“男女工资平等”、“母性保护”、“赞助劳动女同胞”。这些口号之外,还应加入“打倒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两个国民革命运动的口号,以引导占国民半数的女子参加国民革命运动。
年。
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蜜月期,中国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年。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号)第三条规定:妇女节(3月8日)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放假半天。
年。
联大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
从美国到俄罗斯。
从2月最后一个星期天、3月5日、3月8日到3月19日。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它是多年来女性劳动者争取来的。
②
女神女王节的由来?
▽
年。
民国才女丁玲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三八节有感》一文,她表示:“‘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至今。
依然有人呼吁不要再使用“妇女节”的叫法,因为“妇女”在当下的语境,在某些人眼中早已成了贬义词,甚至有人觉得这就是歧视。
我猜?
80年前丁玲的担忧,一定和现在某些人的担忧,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
时代在变。
审美在变。
且不说《现代汉语词典》“妇女”指的就是14岁以上的女子,不单指已婚女性。
妇女这个词本身是积极的,她团结了广大的女性群体,无论是花季少女、已婚妇女、家庭主妇、还是职业女性。
但在现实语境中除了花季少女、职业女性,家庭主妇、已婚妇女却莫名会给人一种上了年纪,有过性经验,乃至落后女性的“暗示”。
这也是一部分人对“妇”字避之不及的原因。
“媛”之一字亦如是。
再加上“三八”一词在历史语境中的贬义。
有人在把三八劳动妇女节变成三八妇女节、妇女节之后,还想带上“王冠”“封神”。
更有甚者。
还有人开始“抵制”三八妇女节,选择在3月8日的前一天过自己的“女神节”和“女王节”。
至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
3月7日原本的女生节谁会在乎呢?
当然。
妇女节之所以变成女王节、女神节,罪魁祸首还是把光棍节变成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主义,在它们的糖衣爆弹之下。
毕竟。
连清明节都无法幸免。
女王节、女神节等神格化的词汇看似是在回避“妇女”,消费主义盛行之下,“颜值”和“消费”早已将“劳动”架空。
③
九天仙女下凡尘?
▽
年3月7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海霞在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会后接受了记者采访。
当被问到对于网络上将“妇女节”称做“女神节”的看法时,海霞说更喜欢“妇女节”,妇女节是奋斗得到的,“女神”是别人赋予的。
四年之后。
年3月4-7日。
川北医学院赠送全校女生盲盒高跟鞋。
不过有意思的是:
据
黄医湿所说,川北赠鞋是由上海轻奢女鞋品牌StellaLuna赞助。
这到底是在“去库存”;
还是在“补贴新用户”;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
与此同时。
在影视剧里的中老年女性她们却往往却不曾给人好印象。
这是为什么?
我想或多或少跟年轻女性的“消费水平”更高有因果关系。
好在。
随着两会开展。
这种积重难返的现象似乎正在改变。
最后。
我们再聊几句。
妇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