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道文化自唐宋以来由宫廷至民间颇为盛行,由生活中的饮茶文化衍生而来的茶艺更是由来已久。中华民族以礼待人,茶艺编创一般会以茶道精神为核心,以行茶礼仪为外显,传统文化道、礼相接,本茶艺表演能够体现家文化中礼的部分,也代表着时代对于礼的呼唤,更是提升观者个人艺术修养的一个良好方式。茶艺的编创要展示主题,本着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艺术并行、生活与艺术同频、规范和自由相和,表现出茶之真味,发扬茶人诚善,弘扬茶艺之美。家文化与茶文化都为优秀传统文化,本文"茶和天下"为题,用茶文化表现以家文化,建设家文化,传播家文化。
1、创作背景与主题确立
传统茶艺就是将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的契合呈现于舞台的显性演绎形式,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布席、行茶、等一套程式和茶艺演绎。不同地区和不同茶品都会有其特有的冲泡和品饮方式。茶艺是茶道的外在,也是茶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道是艺的内涵,更是精神文化的核心,也是茶艺主题确定的依据。
家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作为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家文化,它继承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也可以反映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家庭文化建设层面的本质要求。这种家文化既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质也可以表现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家文化是国文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家合国兴这种社会结构,使得家的兴衰和国之兴衰紧密相连。没有家文化的积淀,没有家文化的扩展,也就没有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民族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因而,家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是其极为重要的基本构成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也就是说,虽然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家庭仍然是社会的“重要基点”,齐家教子、修身处世、培育优良家风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建设优秀家文化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文化建设的大局。家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乃我国古训,而通过家庭饮茶文化的方式让家庭放下手机坐上茶桌,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作为一名茶文化传承者,同时在家庭中既是母亲还是妻子,通过茶艺表演更能深刻体会茶文化在家文化建设中做起到的作用——以茶和小家、以茶和大家,最终到达茶和天下的目的。
2、茶艺作品的设计要素
2.1茶品
茶艺表演以茶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茶和天下为指导思想,茶品的选择要符合茶艺表演的指导核心思想,又要符合环境场景冲泡品饮的形式,在此茶艺表演作品中应以体验家的温暖!因此我们在本茶艺表演中特选全发酵红茶,此茶茶性温和,滋味甘滑、玫瑰花香怡人舒适,给人感觉温暖、舒适、怡人、恰如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给我们的感觉。表演中我们用到的是宋代贡茶——万春银叶,是宋代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出现。万春银叶产于蒙山上清峰,有着“雅安天漏,中心蒙顶”之说。蒙山,位于东南海风登高原的抬升地段,因而地形雨水丰沛,蒙山土壤及空气湿度较高,终年云雾缭绕,茶树只有午间能沐浴阳光,类似在大森林覆盖条件下生长,有利种性和遗传性发展,所以茶叶嫩度高,内含物质丰富、芳香。高山云雾出好茶,因而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之誉。是以珍贵的贡茶万春银叶表示对家感觉的珍视,馥郁的香气代表家之温馨,透亮的茶汤以示家之爱的澄澈。
2.2茶器和茶席
合乎逻辑、美学的布席,茶器材质和款式的选择能够具体呈现出表演茶席的美感和艺术性,合适的器皿所用的冲泡技巧和冲泡手法更能够体现出茶汤的独特之处!
主泡具:琉璃三才碗、琉璃公道杯
次泡具:纯银茶漏、横梁壶、琉璃茶荷、天然竹茶导、棉麻茶巾、水晶水盂、红木奉茶盘
琉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最早见于战国《尚书》之中,又琉璃称为“缪琳”,西汉之后逐渐演变为“琉璃”。从唐宋时开始有琉璃盏之说,唐代诗人元稹《咏琉璃》诗云琉璃盏“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当时琉璃灿烂如玉的诱人风采。选用古法琉璃盖碗为主泡器具,琉璃公道杯为辅以体现茶汤的金黄透亮,琉璃底托搭配琉璃品茗杯,奉茶时更体现出茶人之家的家庭素养和小茶人的稳重感,使用盖碗共饮法冲泡以促进家庭茶文化建设,共饮法更能够促进泡茶人和饮茶者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
布景:以传统红木家具为主体,传统的红木家具是由榫卯结构拼接而成讲究的是凸出来的榫头和凹进去的凹眼结合在一起,使得两块木头就会紧紧地相随,你穿着我,我咬着你,保持了家具的稳固性,也表示家庭因为互相依偎互相关爱而稳固体现了家文化“和”这一理念。
2.3茶服
茶艺师端坐于中,身穿丝绒质地的银灰色旗袍,旗袍是传统的象征,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作为茶艺表演服装,既彰显了女性的婉媚,也承载着女性身上的隽永和优雅。符合女性在家中既是妻子也是母亲这一身份。同时旗袍代表着美丽典雅,可以展示出女性的端庄美和曲线美,非常适合突女性柔美的特征。丝绒质地触感温软像家中沙发的温馨感觉,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知性美,也代表着谦让,温和和中庸的传统文化思想。左侧的小茶童和右侧的书法助演,上身穿着麻质对襟短褂,下身白裤,代表着传统父子的关系体现家风传承之意。
茶艺师脚着香槟色的高跟鞋,香槟色代表爱的流动,属于是现代的颜色,体现出现代家庭中爱意流动。父子二人脚踩传统千层底,表示家的厚重和家的朴素,也表示传承。
3、茶艺的编创和意境营造
背景视频以老街景为开端,表示对旧景的怀念,勾起人对旧时住在小巷里家的记忆。家是社会的小单位,对家的怀念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是对传承家风和家族精神的肯定性回应。书房是家之精神体现之一,所以视频中段以书房窗外四季之景表现时间轮换,表示家之精神不改。最后一段视频将窗外小景变为老街的变迁历程,表示世事变迁,但家风不变。
音乐以《南通童谣》《书香世家》《和天下》做混剪,童谣内容是:讲述老街的名称:“一人巷,二沟头,三里墩,四步井,五步桥,陆洪闸,七佛殿,八里庙,九华山,十里坊”,与老街视频相配,将人带入儿时玩耍回忆;《书香世家》与书房窗外之景相配,将人带入儿时读书回忆;《和天下》与老街变迁相配,将人带入时间之旅感受世事变化之间的永恒不变——良好家风的延续。
4、结论
茶艺编创既有创作者个人思想表达与寄托,也有对表演者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创编的内涵和形式来分析,家文化建设的创编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背景一定是与家、家风、家族精神传承有关的内容,要立足于行茶和表演艺术的需要,体现的内容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元素,以茶文化为载体表现家文化,表现家在社会教育方面的正向引导。如该文中作品“茶和天下”为例,创作初衷是响应国家对家文化传承的需要,展现家庭中茶生活,传达家文化以“和”为贵的理念。
主题与茶品选择相统一呼应。红茶性平温和,滋味香醇与家的感觉一样给予人温馨之感,全发酵的工艺表示家文化经久不衰且弥足珍贵。
音乐视频、服装和道具与主题的契合感,茶艺表演中意境和氛围是主题表现的有力支持,可以增加表演的代入感。“茶和天下”根据内容对音乐和视频进行混编,更加与家文化契合,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对家文化进行了新的表达。服装和道具是对主题演绎的细节性补充,让人对主题有更深刻的感受。
作为茶艺师和茶文化推广者,始终要以茶为媒传达正向和积极理念,以茶入艺,以艺释茶,在茶艺创编中借助茶道体悟茶之精神,将茶文化的传播出去。(作者/顾媛媛)
作者简介:
顾媛媛:国家高级茶艺师、南通蒙山派弟子、南通长嘴铜壶非遗技艺传承人、南通非遗长嘴铜壶茶艺保护基地负责人、创新茶艺《茶和天下》创作者。
免责声明:文章转载于其他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