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古人下雨天出门穿什么了,他们不傻真的!
你以为的古人日常,衣袖飘飘,长裙迭地,仙气飘飘。于是很愁,下地走路裙摆不会脏吗?
古人衣服也分为常服、礼服、私服,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穿用的服装都有讲究。
以宋代男子服饰为例,有影视剧中常见的袍服。长至脚面上,有表有里,有广身宽袖和紧身窄袖两种款式。
冬天有襦、袄,长至膝盖间有袖头的夹衣或棉衣,襦和袄没有多大区别。
穷人穿短褐,用粗布或麻布做的袖小身狭的短衣,为贫苦百姓所穿。
褐衣:或麻布或毛布制作,此短褐长而宽大,为文人隐士及道家所服。
衫是没有袖头的上衣,分衬在里面所穿的短小的衫,及穿在外面较宽而长的衫,后者如凉衫、紫衫,凉衫男女均穿,紫衫原为军戎服,比凉衫短小而窄袖。另有一种皂衫,属于袍衫一类。
直掇:背部中缝线直通到底的无複长衣,为宋代文人、隐士、僧寺行者所穿。
衫用白细布做的圆领大袖长衫,下施横褓,腰间有襞(bi音壁)积(装饰裥)。为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所穿。(插图7刁9)
道衣即斜领交裾,衣身宽大,四周用黑布为缘。有的以茶褐色布作成袍则称道袍,为文人或道士所穿。#我的新年读书计划#
鹤氅:用鹤羽捻线织成面料,制成衣身宽长曳地的衣着,披于身上,称为鹤氅或羽衣,宋代文人、诗客,隐士用布制作,披于身外。
背子、半臂都是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短袖式罩衣。宋代背子变成长袖,腋下开胯的长衣服。宋代半臂为短袖式的长衣。
旋袄与貉袖,同式异名,长不过膝,两袖仅掩肘,厚帛为之,有夹里或用绵,以紫或皂色沿边,便于骑马,宋代男女都穿,袭于衣上。
下雨天,不要以为古人只有布鞋可以穿,以明代为例子:
明代皇帝常服穿皮靴,冬穿镶绣口毡靴,教坊及御前供奉者、儒士生员许穿靴,校尉力士值勤时许穿靴,若出外则不许穿。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余丁等都不许穿靴。只能穿皮扎鞰(即用皮统扎缚于小腿上,下面再穿鞋履)。
北方地冷,冬天许穿生牛皮制的直缝靴。宫中可穿薄底黑皮靴。(直缝靴是用两块皮缝成靴筒前后有直缝的靴,不象六缝靴那么美观。)但南方也在冬天穿毡靴,江苏扬州明墓有实物出土。是按古礼在举行祭礼所穿的在鞋底装有正淌,加烫白干粉,流行至清代。
明初雨天所穿的雨鞋,百官在雨天穿钉靴上朝,声音极为嘈杂。后明太祖令作软底皮鞋套在靴外。
木底的复底,颜色皇帝有白、黑、赤三种,赤舄为上。皇后有赤、青、元三种,以元色为上。赤是盛阳之色,表阳阴之义,元是正阴之色,表幽阴之义。故皇帝在最隆重的祭礼穿赤舄,皇后则穿元舄。
高跟鞋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
福字履用绒锦、棉布面料制作,履头正面绣金福字,字旁以云形围边,履帮侧面镶卷叶纹缎子履口,衬宁绸为心,下配八层布托毛底。
镶边云头履,在乡先辈有学问者所穿。
蒲鞋——南方劳动者所穿。
尖头弓鞋,为明代妇女所穿,江苏扬州明墓曾有出土,山东邹县四府厂村明墓出土风头石鞋也是这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