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深圳的王大爷患慢性肠胃炎已有10年了,上个月在小区散步时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告知王大爷,摔倒只是发生骨折的诱因,而根本原因是骨质疏松。
这不禁让王大爷疑惑,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平时就很注意补钙,怎么会得骨质疏松呢?难道是自己使用的钙产品不好吗?胃肠病与骨质疏松有什么联系呢?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多种因素有关的增龄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减少,皮质骨变薄,松质骨的骨小梁变细、变小,骨小梁数量减少,骨髓腔扩大等。
而胃肠道疾病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由于胃溃疡、炎症性肠病、胃切除术后等引起胃肠道对钙、磷、镁、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而形成骨质疏松症。其发病机制如下
/p>
1、钙的吸收不良:钙主要从小肠吸收,食物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消化过程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肠钙吸收过程是消耗能量,而且还依赖于维生素D的参与,在胃肠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时可导致维生素D缺乏,从而影响钙的吸收。
2、维生素D的吸收不良: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人体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D,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必须在肝、肾内转化,活性维生素D在肠道吸收,胃肠疾病可引起维生素D的吸收不良。
3、磷的吸收减少:磷在钙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许多胃肠道疾病在引起维生素吸收不良时,磷的吸收亦减少,因此磷吸收障碍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4、微量元素的影响:慢性胃肠疾病导致消化吸收障碍的同时也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许多微量元素如镁、锌、铜等对骨骼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许多消化系统疾病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大爷长期的肠胃炎,会影响到肠道的吸收功能,虽然平时也注重钙的补充,但被人体吸收、利用却很有限,身体处于长期缺钙的状况,发生骨质疏松自然不足为奇了。
其实还有很多疾病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一类——结缔组织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
第二类——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低。
第三类——肾脏疾病,比如各种肾炎、肾小管酸中*、肾结核、尿路梗阻及多种原因所致的肾实质病变。
第四类——妇科疾病,比如卵巢早衰、原发性闭经。
另外,由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镇静剂、止痛药、抗结核及抗癫痫药均可影响维生素D、钙、磷的代谢,导致骨量丢失。
END
以上因素您都注意到了吗?骨质疏松症的脚步总是很轻,它无声无息地到来可能打破美好生活的宁静,在这里我们也提醒患者朋友们及早察觉致病信号,不治已病治未病。
作者:朱海琼
指导老师:医院主任医师张剑勇
参考文献:
[1]BartkoJohann,ReichardtBerthold,KocijanRolandetal.InflammatoryBowelDisease:ANationwideStudyofHipFractureandMortalityRiskAfterHipFracture.[J].JCrohnsColitis,,14:-.
[2]宋敏,周灵通,刘小钰,蒋林博,*凯,侯红燕,董万涛.消化系统疾病并发骨质疏松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4(01):-.
此文章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