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对比了16世纪两位出身相似,画风迥异的民俗画家勃鲁盖尔和仇英,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戳:16世纪的中国人已经富得流油,西方人还在拿脑袋撞墙!
时间来到17、18世纪,我们对比了两位帝王:康熙大帝和路易十四。
太阳王与康熙大帝
清初,世界的联系才刚刚开始,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了他们的科学和艺术,看惯了传统国画的康熙大帝突然接触到西方绘画,不可自持地爱上了西方绘画技巧,除了在脸上画阴影外(是有多抵触脸被画“脏”)。
既然康熙都给西方绘画点赞了,那么大力招募中外画家发展宫廷美术,自然水到渠成。他给中西画家创造条件,让他们相互了解、切磋画艺,于是就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各种暗藏西方绘画语言的中国画,比如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的各种画作:
清郎世宁《百骏图》局部
还有积极推行糅合中西技法的焦秉贞、冷枚等人:
清冷枚《围炉博古》局部
以及大家很眼熟这幅《康熙帝像》:
人物轮廓与衣饰都是用线条造型,只在面部烘染出起伏感,背景的书架上的投影很明显是出自西方技法;对比以前的帝后肖像,康熙时期称得上是清代宫廷肖像画的转型期。
明代朱元璋肖像
与此同时,山水画多少也会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康熙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山水画群体“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他们参用西洋透视方法,使远近山峦层层推进,极具层次感。
清王翚《康熙南巡图》局部清王鉴《仿古山水册》局部
相比较而言,他们对陶瓷艺术风格的影响比绘画要大,大家可以先来感受一下这会儿的瓷画,是不是“四王”山水画的风格。
清康熙青花山水图仰钟式杯
在康熙之前的青花瓷上画的大多是人物、花鸟,山水还处于萌芽阶段,只是作为陪衬,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这个元青花罐子:
“清初四王”对青花山水瓷画艺术风格起了决定性作用,是他们将青花山水瓷画推向历史巅峰。
如果你觉得对绘画、瓷器的贡献是个帝王都会有,那么,玩转西洋乐器康熙是当之无愧第一人吧?康熙不是单纯喜欢听,自己还经常演奏,据说玩西洋乐器非常溜,熟练程度完全不亚于中国乐器。
但凡皇上喜欢上什么东西,就肯定有人“遭殃”,这次是他的亲儿子。康熙命令传教士给皇三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教授西洋乐理,那时候康熙在西洋音乐的觉悟已经高到光会弹还不行,还要懂乐理!
影视剧照清宫西洋乐队
“若要是会弹琴的人,朕什么样会弹的人没有呢?如今这几个孩子,连乌、勒、明、法、朔、拉六七个字的都不清楚,教的是什么?”——选自《康熙与罗马世界关系文书》
原来哆瑞咪发梭拉西多在古代是乌、勒、明、法、朔、拉啊,没一个对得上
……这边康熙每天拉着小提琴,大洋彼岸的另一端,一个霸道君王,踩着高跟鞋噔噔噔踏上了艺术征途,他就是身高一米五,气场两米八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
虽然提起他世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