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里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曾经我幼稚的认为,世上的事情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真实的。也曾经以为事情只有黑白之分,要么黑要么白,没有第三种选择。成年之后,才知道有些人和事,不是你肉眼可以看清的,事情也不纯粹的为非黑即白。所有的一切在于你的理解层面,在于你的认知,你的视野和你的格局。在柴静的《看见》里有这么一个事件,一只猫被一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踩死的过程,引发社会的热论。视频在网上热传,也引发了人肉搜索事件中三个人的事情,一时间这几个的信息在网上被公开,当事人的生活由此发生了改变。在知道要被采访时,他们由开始的拒绝到后来的答应,我们才得以了解事情的原委。拍摄者是一个记者,他认为道德的底线就是不违法,所以利益恰当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错,虽然一再被指责,可公开住址后,不乏有人来信有意购买。网络上有人说他践踏生命,对于他们这种不珍惜动物生命的人来说,下一步就会杀人。而他说:对动物不好的人不一定对人不好,对动物好的人也不一定对好。网站负责人原来是一个恋足者,恋足是一个有针对性的对人体脚部强化的爱,对女性足部的崇拜。他希望的是踩踩水果就可以了,但踩猫并不违法,所以他允许了视频在自己平台上的传播。他认为虐猫是这些人以往有过挫折和阴影,从而做出的报复行为。而踩猫者,有抑郁症和美尼尔综合症,她把离异后的内心抑郁和对生活的烦闷,以及对生活丧失信心后的情绪,发泄到无辜小动物的身上。他们三个人不但被人肉搜索,在网上被公开信息,还有人制成通缉令,以五十万买他们的人头,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有人说他们攻击了动物,而舆论和语言攻击了他们,而所有的攻击背后都是情绪使然,他们因情绪发泄,发泄当时愤怒的感情。真实的人性其实是善恶相存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斯宾诺莎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尤凤伟先生的小说《石门夜话》里,有这么一个土匪,为了让被自己绑架上山的女孩接纳自己,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本是富家子,家境富足,可因小时出去游玩,别人把他家的船认错,而被迫走丢。后来他长大后,养父把幼时的长命锁归还给他,让他寻亲认祖。当他坐船返还家中时,生父以他是骗子把他赶了出来,他想拿出长命锁证明自己并未骗人时,才发觉长命锁遗落在船上了。后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要回长命锁回家时,他还未进门,生父就怒吼说他是骗子,不让他靠近家门,他一气之下就上山当了土匪。其实他不知道这走失的这么多年,贪财上门的络绎不绝,他的父亲对此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只要他坚持,那对父母不认儿。当我们以自已内心感受以及自己想要的结果为主时,或许我们会因此错过许多,给别人机会即是给自己机会。世界上所有的感动,前提是打开自己的心,容许别人接近你关心你。内心再强大、性格再孤傲的人,也需要与人建立联接,容许内心深处给别人留一个空间,理解的基础是感受。梁静说: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世界和事情不是我们知道的那些,它还会有第二种,第三种,甚至第四种可能。看世界的角度,你的认知,所有的一切在于心灵的感悟,打开心怀,让我们对世界有不一样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