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曾被称为浪漫病的结核 [复制链接]

1#

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TuberculosisDay),今年的主题是“为终止结核病投资。拯救生命”。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所以设立在3月24日,是因为罗伯特·科赫博士在年的这一天宣布发现了结核病致病菌,为该病的诊治开辟了道路。

人类与结核病缠斗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考古学证据表明,在距今年以前就已经有结核性疾病的踪影。时至今日,人类仍未完全征服这种“白色瘟疫”,不过我们已然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来自世卫组织网站

●结核病,“浪漫病”?

在历史上,结核病一度被视为“具有贵族色彩的浪漫病”,结核病人表现出“苍白与潮红,一会儿亢奋,一会儿疲乏”。根据古老的西方医学理论四体液说,结核病也被视为艺术家的病,常与才华、忧郁、敏感等特质联系在一起。许多文学家、艺术家都曾饱受结核病的侵扰。如雪莱、济慈、卡夫卡、肖邦等除却诗人、作家、艺术家的身份,还共享另一个相同的身份——结核病患者,有的甚至是结核病的拥趸。

许多文艺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对结核病的浪漫化描述。在《茶花女》和《呼啸山庄》中,患有结核病的女主人公均被描写得美丽、优雅、苍白。在丁玲早期的日记体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女主人公形象莎菲——喜怒无常,情感炽烈,反复咳嗽、咯血——也表现出肺结核的典型症状。

当然,文学的隐喻是一回事,真实的结核病则又是另一回事。

图片来自世卫组织网站

●结核病到底是什么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除了指甲和头发以外的各种脏器器官,主要侵犯肺脏,引起我们通常熟知的肺结核。其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乏力等。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患者,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吐痰或大声说话排出的飞沫导致传播;二是消化道传播,比如健康人群饮用带菌的牛奶也可以感染。

肺结核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大大降低患病的可能性,即使患病,病情程度也较轻。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避让他人、掩住口鼻;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戴口罩,勤开窗,锻炼身体,合理膳食等。第三,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感染结核杆菌以后可进行预防性服药,保护率可达80%。

图片来自世卫组织网站

●另一个隐秘的敌人

在库珀(RichardT.Cooper)的画笔下,结核病以拟人化的骷髅天使形象出现,象征死亡。如今,得益于人们对结核病认识的加深和医学技术的进展,“十痨九死”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围绕结核病的隐喻也已然悄悄发生了转变。不同于十九世纪对结核病的浪漫化倾向,如今,人们对待结核病的态度急转直下,转而回避甚至歧视结核病患者。

于是,结核病患者需要面临的另一个隐秘的敌人逐渐浮现——病耻感(stigma)。顾名思义,病耻感即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羞耻感。许多患者会因患病而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甚至演变为负罪感和自我否定。

结核病原本可防可治,但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结核病患者接受治疗的阻碍。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无论是在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还是在临床诊治中,病耻感在我国仍然是常见现象,在青年群体中也不例外。

我们很难想象,年的南非小姐塔玛瑞·格林(TamarynGreen)在南开普敦大学医学专业读大三时感染结核病后,也曾因为害怕被孤立和歧视,而沉浸在病耻感的负面情绪中。痊愈后加冕南非小姐的同年,她在南非小姐平台上发起了“打破病耻感”#BreakTheStigma活动。塔玛瑞·格林在年接受采访时坦言,正是参加南非小姐才使她有勇气讲出自己曾讳莫如深的结核患病经历,她认为南非小姐平台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