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鲜味美可能藏匿危险专家建议处理时最好戴 [复制链接]

1#

图源:视觉中国

海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美食。躺在病床上的李先生(化名)却对海鲜,既爱又恨。

23岁的李先生是浙江沿海某县的一位售卖海鲜店主,他没想到平日里玩弄于股掌的海鲜,居然如此“凶猛”,将右手手指刺成“腊肠”样。医生指出,若发展到最坏的程度,得考虑截指。

李先生医院,医生们抽丝剥茧,终于揪出藏匿在生猛海鲜中的“凶手”。医生也因此提醒,售卖海鲜摊(店)主及吃货们,处理海鲜时最好戴上厚手套!

被海鱼刺后手指像根腊肠

“有没有被鱼虾蟹等海鲜刺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但一般都没事,这次却倒大霉了!”提起此次“失手”,已动过手术的李先生神色黯然。回想起一年求医路,李先生仍心有余悸。

面对医生的询问,李先生努力回忆起,大约去年5月的一天,他如同往常一样经营自己的海鲜店,在处理海鱼过程中,突然被一根小小的鱼刺刺伤了右拇指,本以为是简单的刺伤,习以为常了,并没有对伤口进行处理。

噩运从此开始。让李先生感到奇怪的是,被刺右拇指犹如被牛皮糖粘上一样久久不见好转,反而持续肿胀,手指颜色发红、部分发紫像根腊肠,还伴有刺痛。

随着时间流逝,疼痛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伤口开始肿胀。医院进行简单药物治疗,肿胀似乎有所好转。

可是一段时间后,刻骨铭心的疼痛卷土重来,李先生右拇指又开始肿胀伴随活动受限,医院。医医院治疗。于是,李先生心急火燎医院。

坚持不懈揪出藏匿“凶手”

手外科王亮副主任医师检查看到,患者右拇指指腹、掌指关节及大鱼际处弥漫性肿胀,约5×4厘米大小,红肿,有波动感,呈腊肠样改变,麻木,活动受限,以“右手拇指滑膜炎”将患者收治入院,并为其立即安排了急诊手术,进行了彻底清创。

术中,王亮发现患者感染范围很广,局部大量肉芽肿样组织,认为可能存在感染,结合患者的职业特点,留取样本交由检验中心做细菌培养,最终才能确定究竟是何种菌毒。

然而,在细菌培养过程也费了点周折。该院检验中心主任助理、负责细菌室的李曦博士进行第一次培养,仅为表皮葡萄球菌,但患者手部脓液原始涂片染色并未发现可疑病原菌。李曦并没就此了事,分析认为表皮葡萄球菌基本上不产生对人体具毒性的毒素和酶,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致病与免疫力低下和异物植入相关,这与临床不符。“患者有海洋生物刺伤史,慢性感染,病原菌是否可能为……”李曦眼睛一亮,马上联系临床重新留取样本。

在获取第二次标本后,李曦马上进行抗酸染色,经过一个小时寻找,两条红色可疑的条状细菌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针对病原菌可能,他决定延长培养时间,一天、两天,终于在第7天“幕后真凶”浮出水面,原来正是这个小小的致病微生物——海分枝杆菌惹的祸。

“确定海分枝杆菌感染,光手术还不行,需要进行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不然伤口还会迁延不愈”。王亮嘱咐李先生,接下来还得耐心地接受药物治疗,坚持服用较长一段时间,以彻底清除海洋分枝杆菌感染,避免再次复发。

处理海鲜最好戴上手套

什么是海分枝杆菌?李曦博士介绍,它是一种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的细菌,属分枝杆菌类,与结核杆菌同属,是引起非结核分支杆菌皮肤病的主要菌种。这是一种机会致病微生物,其传播途径并非像结核分枝杆菌那样通过呼吸道传染。这种细菌在28-32℃水温最为活跃,很难在超过37℃的环境下存活,生活中也并不常见,一旦侵入人体,会在筋膜里蔓延,如手、脚等,一般并不会跑到温度较高的内脏器官。

“感染了这种菌,有时会在肢端(手、脚趾等)感染,开始表现为皮肤丘疹,随后引起浅表溃疡及形成肉芽肿。虽说病情会发展得比较慢,但如果不加以干涉,可能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有报道称,可能会截肢,在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身上,还可能会出现扩散性的感染和菌血症。”李曦博士表示,还有一种“海洋创伤弧菌”更危险,感染后不及时抢救病亡率较高。

李曦博士提醒,眼下正值海鲜上市,处理海鲜时大家千万小心,经常接触海产品的人操作时最好戴厚手套;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等人群,由于免疫力较低,尽可能少接触“生猛”海鲜。海分枝杆菌一般都是患者在处理海鲜时,手不慎被划伤而感染,医院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治,避免延误病情,耽误治疗最佳时机。

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3至11月份是创伤弧菌最佳生长繁殖季节。感染该菌后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多数病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以上。

该菌主要有两种感染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海洋创伤弧菌虽然凶险,但健康人并不容易感染。高危人群:包括酒精性肝硬化、原有肝病、酗酒、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和慢性疾病等。有报道指出,慢性肝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海洋创伤弧菌。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地中海型贫血、慢性肾衰竭和淋巴瘤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易感染创伤弧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