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5日讯(通讯员杨正强杨艳)今日,一则“江苏师范大学22名学生感染肺结核”的新闻刷屏,大家的眼球再次被校园结核病这个主题所吸引。那么,学校结核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平时该如何预防?患了结核病之后怎么办?如何避免周围人群被感染?带着这些疑虑,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医院)防治部主任唐益一一解开谜团。
结核病俗称“痨病”,属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发烧、盗汗、胸痛等。学校结核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严重危害了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导致学校群体肺结核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大家缺乏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因为上课、住宿等集体生活,容易造成学生之间传播。”10月15日,唐益介绍,学校作为大量人员聚集的场所,同学们在教室上课、食堂就餐等密切接触中,很容易让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乘虚而入。
唐益表示,校园、家庭、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群体肺结核疫情,而导致群体性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相互间密切接触并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那么,预防校园结核病,平时该注意什么?
首先应尽早发现学生中的肺结核患者,控制传染源,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学校要切实做好新生入学体检,坚持晨午检和缺课学生病因追访。
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教室、寝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师生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笑时应用手纸巾捂住口鼻,扫地要湿扫。
一旦发现学生或教职工患了肺结核,符合休学条件的一定要休学治疗,以避免传染其他人员。
如果得知有其他同学或其家庭成员、周围人群有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伴有咯血、低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结核病可疑症状,请及时提醒他们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结核病只要接受正规治疗,90%以上的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想要做到学习健康两不误,除了校方的防控,学生自身也需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规律生活和饮食营养,保持睡眠充足和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感染和发病机会。”唐益提醒,大家一定要关爱患病学生,切不可歧视,要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其实结核病并不可怕,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我们要从思想上提高防治结核病的意识,要从行动上做好预防结核病的工作,要从措施上阻断结核病在校园蔓延。”唐益强调。
作为学校,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控结核病的发生呢?
对此,唐益建议,要把好入学体检、晨检及缺课查因、主动报告病情、开窗通风、健康教育五关关口,严防校园聚集性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入学体检关:要把结核病筛查纳入学生入校体检及教职员工体检的重要内容,通过入学体检发现肺结核可疑患者,并及时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一旦确认为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居家治疗或住院治疗,待确认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回校进行后续治疗。这一关就是要把传染源拒之于校外。
晨检及缺课查因关:通过晨检及时了解每名学生是否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如有要及时报告校卫生(保健)室。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认真做好原因追查和登记,如怀疑有可能是肺结核病,应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并由卫生(保健)室追踪了解学生的诊疗情况。这一关就是要及时发现在校学生中的可疑肺结核患者,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主动报告病情关: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因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被诊断为肺结核病,应如实告知本人身份及学校名称与班级,切不可因担心可能休学或停工而向医生隐瞒。因为你的隐瞒就会让学校失去及时采取防控措施的最佳时机,很可能成为学校聚集性结核疫情的根源。这一关主要针对学生(家长)及员工,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及早采取防控措施。
开窗通风关:随着学校条件的改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处处都安装了空调,无论夏天、冬季,同学们都喜欢呆在密闭的空调房内,空气缺乏流动,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就极易造成肺结核的感染与传播。因此,学校一定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这一关是防止结核传播简单有效的好办法。
健康教育关:要经常在学生及教职员工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把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生卫生课或健康教育课内容。要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广大师生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知识),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包括时刻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这一关就是要通过知识普及让大家自觉参与到结核病防控中来,从自我做起,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做起,从根本上防止学校结核病疫情的发生。
学校发生结核病病例后,学校需要做什么?
疾控机构一旦发现确诊病例,应及时组织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学校应积极配合筛查,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