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核肾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 [复制链接]

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月19日,河北省黄骅市骅西街道办事处联合骅西幼儿园开展“营养日学技能”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将各种水果、蔬菜拼成形态各异的图案,提高动手能力与健康饮食意识。图为小朋友在展示制作的食物拼盘。张国文摄(人民视觉)

图为6月6日,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小学,小学生在体育课间做眼保健操。陈勇摄(人民视觉)

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多举措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病死率、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乙肝大国”摘帽……十年来,中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四级疾控中心达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稳定运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体系建设。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介绍,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重点地方病和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覆盖到全国所有乡镇,以近视为主的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体系日趋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国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雷正龙说,目前,全国有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中心共家,卫生技术人员达15.8万人,实验室检测水平不断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

“年我国建设了一套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同年上线运行,现在这套系统已经安全稳定运行18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子健介绍,这套系统覆盖全国16.8万家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用户数达35万,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达到99%以上,诊断到报告的平均间隔时间约为4小时。多年来,该系统的有效运行降低了传染病的漏报,显著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

“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对新冠病例的报告工作。”冯子健介绍,网络直报系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接追踪、流调溯源、疫情研判、大数据比对分析、健康码应用等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每年投入超40亿元免费提供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有效手段。当前中国实行的免疫规划制度,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随着政府及中央财政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接种疫苗,保障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免疫规划事业成效显著、影响广泛。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当前,中央财政投入每年超40亿元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已达到15种,覆盖人群以0—6岁儿童为主。目前,中国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为构建免疫规划制度保障,年中国出台了全球首部疫苗管理法,制定修订《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全面构建了疫苗和预防接种的管理制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年后,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年的9.7%降至年的0.3%;年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目标;年提前实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乙肝控制目标……

基本阻断艾滋病经输血传播,27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

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攻坚是公共卫生及健康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稳中有降。”雷正龙介绍,到年十年间,中国传染病防控效果十分显著,27种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

基本阻断艾滋病经输血传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艾滋病检测发现率大幅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均达90%以上。其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治疗覆盖率从41.1%提升至94.8%,新发感染率从0.%下降至0.02%。

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由年的63.4/10万降低到年的55.6/10万。

所有血吸虫病流行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血吸虫病防治成果举世瞩目。截至年底,个流行县(市、区)都达到了传播控制或以上标准,较年增加了15.71%。近十年来,没有因新感染出现的晚期血吸虫患者。

年以后,中国再无本土原发感染疟疾病例报告,终结疟疾在中国流行肆虐数千年的历史。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

乙肝、丙肝经血和经医源性感染所致的新发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乙肝疫苗新生儿接种率、孕妇乙肝筛查率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率都超过99%,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已经降至0.32%。

年到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超3个百分点

慢性病是常见病,是影响中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重大慢性病占中国疾病经济负担超90%。从年颁布实施《“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开始,“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已经成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发展指标。

“十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慢性病防控模式,慢性病防控工作经历了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提升的发展历程。”吴良有介绍。

过去十年,在推进慢性病的综合防控方面,中国累计建成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千余个省级示范区,各地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全国97%的县区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大群众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在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方面,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前每年向多万高发地区居民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早期筛查干预惠民服务,每年为多万适龄儿童免费开展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保护孩子们的口腔健康;

在疾病监测和数据支持方面,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的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慢性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以及变化趋势的动态监测。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年的18.5%下降至年的15.3%,下降超过3个百分点,降幅达17.3%,年均降幅接近全球平均降幅的3倍。

“我们将继续以降低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核心指标,积极推动慢性病的防、治、康、管整体融合发展。”吴良有表示,相关部门将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继续积极有效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本报记者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6月21日第09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